石雕潜在含义与深沉流露 时间:2017-08-21 08:14:20来源:作者: 点击:次 中国人比较注重内在,所谓意达为先,在表象的传达与内涵的传递当中,中国人更注重对一个作品蕴含情感的解读。并且,古代中国的优秀工匠们具有超强的理论联系性,能够将一个事物与其他并不相干的意象结合起来。因此,在进行创作时,很少会将一个事物的所有方面全面的刻画出来,而是针对某一个侧面进行着重的刻画描写,并且要能深刻的传达出该事物的整体形象。在这种侧面刻画当中,便能够有效的容纳工匠的个人情感,他们将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石雕的结构骨架,在写实的基础上赋予其独有的意境,从而创作出了耐人寻味的艺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某些石雕作品外表平平无奇,但是深入研究会发现其内部涵义在表象丰富的多。
1、自然环境
中国传统石雕艺术自身风格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各种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其中,自然环境是首要影响。由于石材相对分布广泛,随处可得,因此,对于石材进行加工,体现着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彼此共存的特点。在石雕艺术的发展时期,古代人们与家畜、花草之间的联系较为密切,并且一些神秘的图腾与瑞兽引起人们的兴趣,使得石雕工匠在进行石雕制作时往往会将这些意象作为石雕的实体依据进行雕刻。例如,石雕作品《百花齐放》便是以生活中可见的花篮与花卉为实体进行雕刻。在石材自身的天然外形的基础上,进行再加工,可以说,石雕艺术来源于自然,又超脱自然。
2、生活方式
在我国石雕艺术发展的蓬勃时期,我国尚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靠辛勤的双手种粮食维持生活。正是在这些优厚的自然条件之下,人们利用自然,适当的改造自然,养活自己。人们对于万物的敬畏使得工匠师在进行石雕创作时大多以自然界固有的事物进行制作,如作品《踏月》,正是对自然界中存在的景象进行模仿与再创作。
/3、思维方式
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是石雕发展的重要一步。工匠师们进行石雕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使得作品越来越贴近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仅仅创造出与现实一般无二的作品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开始将自己的内心情感倾注到作品当中,依据自己在创作时的情感波动创作艺术。这时,艺术品便具备了生命,并不仅仅是一件死物,更多的是艺术家的情感寄托与内。部分创作者有自己的宗匠信仰,并将自己对宗教的虔诚也融入到作品当中。
- 上一篇:石栏杆的不同材质
下一篇:观音石雕
【返回】